• 1
  • 2
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详细内容
 
通知公告 >> 正文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
日期:2024-07-11 14:11:55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37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中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

 

(学制中高职“3+2”贯通培养)

 

 

 

 

 

 

 

 

 

 

 

 

 

 

 

 

 

 

 

二○二三年八月一日修订

 

 

 

 

修订说明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以及市场调研成果,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制定我校数控技术应用(3+2)专业中职阶段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

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求学校应根据市场需要培养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一定的就业能力和适当的创业能力的学生,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规格、层次和质量的要求,在前几次修订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培养方案又进行了全面修订。

这次全面修订培养方案贯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方针,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原则,以能力为本位、行动为导向,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标准。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本着对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要求,努力构建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校自身的条件,切实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精心设计、精选课程,体现“基点”和“精品”,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中规定的主要课程都基本开出,同时进行了适当地选择、修改。适应学生的能力需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受企业关注的技术人才,办出学校的声誉和特色。

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均要编写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环节还要编制教学项目单和教学任务书,如项目计划、实习计划、顶岗实习计划等。这次修订的培养方案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在原来计划的基础上,对细节部分作了适当地修改和调整。对培养方案中所列各门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均认真地分析和修改。

本人才培养方案从2023年9月开始实施。

 

 

 

 

 

 

 

 

 

 

 

 

 

 

 

数控技术应用(3+2)专业中职阶段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一)专业名称

数控技术应用

(二)专业类别

装备制造大类——机械设计制造类

(三)专业代码

660103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中高职“3+2”贯通培养(中职全日制三年,高职全日制两年)

四、职业面向

专业大类(专业类)及代码

对应职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专业(技能)方向

装备制造大类(机械设计制造类)

660103

数控车工

数控车工

数控车削加工

数控铣工

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

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

加工中心操作工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

数控机床装调与维护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能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

(4)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8)具有借助工具查阅中、英文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2.知识要求

(1)行业通用知识

①识读图样的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零件图、简单装配图、简单电气图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绘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及简单装配图的能力。

②手工加工能力:具有手工制作和加工零件的能力(初级)。

③普通车床、铣床操作和加工能力(初级):具有编制实施普通机床加工工艺的能力;具有正确选择刀具、夹具、量具的能力;具有刃磨常用刀具的能力;具有普通机床操作和加工的能力(初、中级);具有产品技术测量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④数控车床、铣床操作和加工能力(初级):具有编制和实施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的能力(初级);具有正确选择刀具、夹具、量具的能力;具有手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初级);具有数控机床操作和加工的能力(初级)。

(2)职业特定知识

①数控机床操作和加工能力:具有编制和实施数控机床加工工艺的能力(中级);具有手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中级);具有使用CAD/CAM软件进行零件自动编程及加工的能力;具有数控机床操作和加工的能力(中级)。

②数控机床装调和维护能力:具有数控机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装调和故障维修的能力。

3.能力要求

(1)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2)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3)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数控技术

本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七、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

1.思想政治(四科共144学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课程。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2)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课程。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哲学与人生(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课程。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职业道德与法治(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课程。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2.语文(270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3.数学(270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任务是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活动经验: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在继续学习和未来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创新意识,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4.英语(270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发展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认识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开放包容的态度,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理解思维差异,增强国际理解,坚定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5.历史(72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促进中职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和优秀文化成果;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塑造健全的人格,养成职业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6.信息技术(144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吸纳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化环境中生产、生活与学习技能,提高参与信息社会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为就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7.体育与健康(180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8.艺术(36学时)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学习和实践,进一步积累和掌握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塑造美好心灵,健全健康人格,厚植民族情感,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专业(技能)课程

9.机械基础(450学时)

此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是:机械概述,构件的静力分析,材料力学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机械零件,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液压传动。

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机械的构成、材料、传动等知识,能掌握受力分析方法,掌握机械零件间的联接,传动方法与特点等知识,能分析典型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10.机械制图(396学时)

此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是: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空间要素点、线、面的投影特征及相对位置关系,形体三面视图的形成及作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轴测图的基本作图方法。

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绘图的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能够识读和按照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测绘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能够绘制轴测图。

11.数控实训(630学时)

本课程以数控加工综合实训为目标,以数控工艺、编程和机床操作三大技术为核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数控加工的编程基础与自动编程方法,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加工中心。重在综合性,实践性,通过典型零件加工实例并经过实际操作,全面提高学生对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12.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108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互换性的概念、种类及互换性的重要性;掌握有关尺寸、公差与偏差的术语及定义;掌握配合的术语及定义和配合中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的计算;熟悉尺寸公差带组成因素及尺寸公差带图的绘制;掌握标准公差等级的概念,熟悉影响标准公差数值大小的因素;掌握基本偏差代号及基本偏差系列图分布规律;能正确识读图样中所注形位公差符号,指出图样中各要素形位公差要求。

13.顶岗实习(540学时)

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使自己的专项技能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相关行业企业所用到的各种功能和技术、新工艺、新知识。使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了解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与最新的资讯等,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和实习报告要做全面的考核,并将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册。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活动时间安排

  周数   内容

学年

学期

入学

教育

军训

课程

教学

复习

考核

机动

顶岗

实习

毕业

教育

合计

 
 

1

1

18

1

 

 

4

24

 

2

 

18

1

 

 

8

27

 

3

 

18

1

 

 

4

23

 

4

 

18

1

 

 

8

27

 

5

 

18

1

 

 

4

23

 

6

 

 

 

18

1

8

27

 

合  计

1

90

5

18

1

36

151

 

说明:第1~5学期教学时间总计90周,专业课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并行。

 

(二)教学计划进度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18

18

18

18

18

18

公共基

础课程

占总学时比例

39.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2

 

 

 

 

哲学与人生

36

 

 

 

2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2

 

 

语文

270

 

3

3

3

3

3

 

数学

270

 

3

3

3

3

3

 

英语

270

 

3

3

3

3

3

 

历史

72

 

 

 

2

2

 

 

信息技术

144

 

2

2

2

2

 

 

体育与健康

180

 

2

2

2

2

2

 

艺术

36

 

1

1

 

 

 

 

小计

1386

 

16

16

17

17

11

 

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比例

60.5%

机械基础

450

 

5

5

5

5

5

 

机械制图

396

 

5

5

4

4

4

 

数控实训

630

 

7

7

7

7

7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108

 

 

 

 

 

6

 

顶岗实习

540

 

 

 

 

 

 

30

小计

2124

 

17

17

16

16

22

30

合计

3510

 

33

33

33

33

33

30

 

九、实施保障

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有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技术能力较强的专兼职结合较好的优秀师资队伍。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专业建设的重点是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培养骨干教师2-5人。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双师比例达到50%以上。

专业教师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关注数控行业发展的动态,对数控行业的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研究;熟练掌握数控核心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

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了解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新方法、新动向,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

聘请本行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兼职教师,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能够参与学校授课、讲座等教学活动。

(二)教学设施

1.教室

每个教学用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满足多媒体、网络教学需求。

2.校内实训室

校内实习实训环境具有真实性或仿真性,具备实训、教学、教研等多项功能及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校内实训室包括数控实训室1个、电工电子实训室1个、微机室2个、录播教室1个,满足专业实训要求。学校根据本专业学生人数和班级数量,合理增加设备数量和工位数量,以满足教学要求。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为满足本专业学生校外实训实习的需要,遴选制造类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能提供数量充足的数控设备操作与编程、产品质量检验、数控设备管理维护等岗位供学生实习。同时,学校有健全的校外实训实习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三)教学资源

1.教材管理

学校高度重视教材使用管理工作,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优先推广使用国家规划教材。公共基础课严格执行使用国家统一规划教材,并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充分保证思政课及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同时,学校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教研人员等组成的教材选用机构,健全教材选用制度,优先从国家教材目录中选用教材。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编制符合行业要求、满足教学需要的校本专业教材。坚决反对和杜绝订购使用盗版、盗印教材,确保教材质量和水平,确保不侵犯教材著作权。

2.图书馆建设

根据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藏书要求及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学校图书馆藏书量应达 7 万册以上,期刊 100 种以上。我校图书馆现有藏书116606册,电子图书213734册,纸质期刊118种,电子期刊272种。图书馆藏书包括印刷图书和电子图书,其中以印刷图书为主,每年保持一定数量的图书更新,充分满足师生图书借阅需要。图书馆管理规范,设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程度。

3.数字资源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组织教师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并提供教学资源所需要的部署、实施和运行环境。学校提供硬件设备保障,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终端等。教学资源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项目,按照相关建设要求进行申报、建设。

着力打造在线精品课程,支持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增强学习者的积极性,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个性化学习。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和探索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

(四)教学方法

推行以小组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的“四步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以此模式组织教学。

1.四步:即课堂教学的四个主要步骤,分别是学、训、研、展。

(1)学,就是导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2)训,实训或训练,体现在文化理论课上就是教师针对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的当堂训练任务,由学生以组为单位完成;体现在专业实训课上就是教师针对学生习得的知识或程序在设备上以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或小组合作完成或个体独立完成,视实训设备多少而定)。

(3)研,就是研讨,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刚刚学习的知识或训练(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尽可能地解决,在此环节各组要开展兵教兵的活动,以确保各组中的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发展。

(4)展,即展示,这是课堂的中心环节。各小组针对本节课的训练(实训)任务,以板演、讲解、表演等多种方式向全体同学进行成果展示,可以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可以是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惑、疑问等,同时接受其他组的点评与质疑。各组可以围绕同一问题进行不同方式的展示,也可以采取对同一任务的分解展示。此环节需要教师把控好课堂氛围与节奏,使用合理的激励方式,并随时鼓励学生。

2.六环节:即课堂教学的六个实施环节,分别是出示任务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动手实训(训练)——组织问题研讨——分组展示成果——反馈总结并布置下节展示任务

(1)出示任务目标:上课伊始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目标,可以口头出示或用多媒体呈现,也可以印发导学案、提前利用微信发布等方式呈现,并明确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说明本节课各组间采取的激励办法(此环节建议时间 2——3分钟)。

(2)指导学生自学:指导各小组采取独立阅读、查阅资料、组内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各小组每一个个体的参与程度,对有困难的个体进行帮扶(此环节建议时间4——5分钟)。

(3)学生动手实训(训练):此环节主要是学生依靠习得的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实训),小组长组织本组内的成员共同完成实训(训练)任务,师生共同确定好展示内容,做好展示准备(此环节建议时间9——10分钟)。

(4)组织问题研讨:此环节针对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内的学生进行研讨,能由组内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干预,同时各组确定好展示环节的内容和人员,此环节在有些学科上与第 3 环节是同时进行的(此环节建议时间3——5分钟)。

(5)分组展示成果:各小组对学习和训练的过程、结果在教师的要求、点拨下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教师或其他组同学对展示内容进行质疑和评价。此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多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为展示学生树立展示信心,引导学生对展示内容的质疑与评价,活跃课堂气氛(此环节建议时间20——25分钟)。

(6)反馈总结环节:此环节主要是就学生在展示环节遇到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各组对学困生进行帮扶,查漏补缺、辅导答疑均可。同时教师对本节课各组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激励,评价只关注小组,淡化个人(此环节建议时间2——3分钟)。

以上 6 个环节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中间并无明显界线,所标注的时间是以每节课完成一项任务而定的,有时我们在教学中可能要把学习任务分解成2——3项来完成,那可能就会出现“1——2——3——4——1——2——3——4——5”各环节间的反复,因此在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上也就会出现相应的调整,但总体而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占用课堂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10分钟。

(五)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考核分为实践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考核主要采取平时考核和考试两种形式。平时考核包括学生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由任课教师给出考核评价;考试分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可融在平时考核之中进行,必要时也可单独组织考核;理论考核以考试形式出现。

考核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按30分计算;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各按100分计算。

学生学科成绩=学期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或学期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70%)。

学期最终成绩60分为及格,80分以上为优秀。

学习评价方法详见《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方案》。

(六)质量管理

1.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校长为学校教学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为学校教学直接责任人,教务处和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共同负责本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学校近几年加大对专业教学的投入和管理,确保专业教学有序进行。专业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加强本专业建设总体设计,组织对本专业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确保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与运行

学校根据办学规模和实际需要,设立教务、实训实习、教研等教学管理和研究机构,配备与学校规划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研究人员,完善各级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完善管理人员、教师及教辅人员的岗位职责,完善包括教学文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教学设施设备、图书及教材等各项管理制度。

3.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与执行

学校制订完善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组织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顶岗学习与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制度等。学校还建立健全常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诊断与改进机制,确保常规教学规范有效。

4.教学档案收集与整理

学校做好教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为教学教研工作提供重要的教学信息资源。教学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文书档案、教学业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等。学校对教学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做出规定,由专人负责管理,使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更好地为教学教研进行服务。

5.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校按规定设立教育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教研人员。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设立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证研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评价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十、毕业要求

(一)符合国家、省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

(二)思想品德评价合格,身心健康。

(三)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

(四)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考核合格。

(五)取得相应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六)符合学校其他有关毕业要求。

核发:admin 点击数:37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