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市职教中心
2016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高碑店市职教中心始建于1993年,现位于亚威街16号,占地115亩,建筑面积33199平方米,办学二十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厚德精技”的校训,形成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和“以人为本,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理念,是一所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1.2 学生情况。2016年完成招生730人,毕业1074人,现有注册学生2294人,学生巩固率94%。2016年累计完成培训2332人。
1.3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6人,生师比20:1。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55.4%,兼职教师比例5%,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95%,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2.5%,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13%。
1.4设施设备。建有5600平米实训楼一座,设有计算机室、大型网络中心、财会理实一体化教室、建筑实训室、餐旅实训室、数控理实一体化教室、钳工实训室、形体教室、汽车实训室等专业教室和实习实训车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000万元,生均4200元;各实训实习工位933个,生均0.4个;建有520平方米图书馆一座,藏书8.2万册,生均36本。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弟子规》教育引入课堂,“职业素质大讲堂”依托传统文化导航学生幸福人生;学生会、文艺协会、博技书法社、心语文学社、广播站等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德育活动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体质测评合格率71.34%。
2.2在校体验。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91.4%。
2.3资助情况。按国家政策,免学费政策落实到位,现2015、2016级享受助学金学生171人,重视捐资助学工作,支持家庭困难学生申请“雨露计划”等帮扶项目。
2.4就业质量。2016年专业就业率95%,升入高等教育比例5%。其中对口就业率90.38%,初次就业起薪1500-2000元126人、2001-3000元669人、3000元以上224人。
2.5职业发展。学校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协调沟通、学会学习”三大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改革,重视实训课程建设,强化职业能力规划培养,经常性组织入企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并加强重点专业建设。逐步淘汰了就业面窄、社会需求量小、对口就业难度大的摄影、影视影像技术、文秘、旅游等几个专业。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出现的适龄入园幼儿人数的逐年增长、飞机出行逐渐深入人心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迅速拓宽专业,新增设了电子商务、幼师、航空服务和护理四个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作为拳头专业,加大投入,不断丰富专业内涵,提升专业实力,该专业2015年被评为省级骨干专业。随着工业4.0的提出,中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以及汽车正以迅猛之势走入寻常百姓家。我校加大了对数控技术应用及汽车运用与维修两个专业的投入,投入110万元新建数控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一个,计划投入2600万元建设涵盖汽车实训大厅的综合楼建设,两个专业每年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升学”渠道顺畅,正在将数控技术应用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省级骨干专业而努力。
3.2教育教学改革。语、数、英、德育课、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基础,按要求开足开齐,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规范教材。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以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采取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专业教学积极探索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补充与生产一线同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内容。自编教材、多媒体课件等,通过调研岗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了两本校本教材,《Photoshop应用教程》和《企业形象设计教程》,校本教材的制订和使用有利于与市场接轨,符合岗位需求,更加实用。打破传统的单一学科型课程模式,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既掌握某一特定岗位需要的专项知识和技能,又掌握多种职业都需要的通用技能,具备在一群相关职业内转岗和继续学习的基础,适应科技进步对职业演变的影响。采用项目式技能培养、弹性学习制度培养、教学过程能力培养、订单式专项能力培养、以社会服务促专业能力提高的培养、技术推广中技能的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显著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一直重视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信息化教学管理。目前校园网络覆盖教学楼、办公楼、实训楼,三条光纤专线接入,网络中心设在实训楼,内有三台服务器,分别用于WWW、文件管理、电子图书服务。学校建有门户网站,网址为www.gbdszjzx.cn。为方便教职工交流学习,特别设立“高碑店市职教中心读书学习论坛”和“高碑店市职教中心多媒体数字图书馆”,在学校网站首页均设有链接。“高碑店市职教中心读书学习论坛”方便教职工交流读书与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高碑店市职教中心多媒体数字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各类书籍。目前,我校拥有教学用计算机600台,教师备课用笔记本87台,网络多媒体教室46个,能够充分满足现有在校生实习实训和教师教学教研需要,无论在教室还是实训室,教师都能利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对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着眼于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教学硬件、师资队伍、教学模式改革、校企合作、教产结合、社会培训等方面进行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基地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中心,以适应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和在职人员更新知识与技能培训的需要。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较好地发挥了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认识加强教材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严格按规定选用教材。
3.3 教师培养培训。近三年,组织50多人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班主任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技能教师等培训。
3.4 规范管理情况。先后出台了《教职工量化考核办法》、《师德考核办法》、《评职评优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优质课评比、教学比武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教职工量化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工作的工作激情;坚持学生的自我管理,德育处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引领学生领会活动内涵和意义,切实达到活动育人的功能;加强对德育人员和学生活动过程的督查、指导与激励,切实提高管理效益;建立德育管理队伍微信群,对班级管理、宿舍管理、值周管理、班级量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形成随时交流、研讨、通告的畅通渠道。
3.5 德育工作情况。一是重视主题班、队会工作,充分利用好每周班会、每月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安全、法制、感恩、励志教育,开展一系列的文明竞赛、卫生标兵评比,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二是加强了学生会、班干部、团干部的重点培养,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引导学生干部主动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在学校组织的各类各种活动中担任组织者的主要角色,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作用发挥明显。三是以读书、艺术、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活动为载体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密集而有序,运动会、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校园“好声音”、演讲比赛、礼仪知识竞赛、文字录入比赛、素质拓展比赛等文体活动贯穿教学之中,充分培养学生兴趣、挖掘潜力,在活动参与中实现过程育人。四是作为全国足球项目校,发起了“争做阳光少年,彰显足球精神”系列活动,其策划方案包含阳春三月——校园足球摄影大赛、素质拓展——足球射门比赛、 团结师生——师生足球友谊赛、足球文化——校园足球黑板报比赛 、培训——我校专业的足球裁判队伍、素质拓展——足球技能之运球绕过杆、足球征文——我的足球梦征文比赛、职业特色——在计算机专业开展校园足球Logo设计比赛、魅力五月——班级足球联赛、弘扬足球精神—璀璨球星、年度最优足球班级团队评选等九项活动。
3.6党建情况。以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两学一做”落到实处,围绕我校党建工作要点及学校工作思路,突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重点,全面完成市教育局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学校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教育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为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我校始终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采取多种形式与企业紧密对接,实行 “订单式培养”,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4.2 学生实习情况。2014级1142名在校生中共968人选择了顶岗实习,经过学校努力开拓、精心遴选、周密部署,968名同学全部落实了实习单位,安排到华道数据、新发地、阳光保险、汇通路桥、光大银行、顺达门窗、光为、保定轩宇、同兴农牧等四十余家单位上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他们良好的工作状态、较扎实的专业技能赢得了企业的认可,本届实习生的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了93.2%。同时在实习中也让我们认识到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只着眼于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着眼于职业素养的培养,更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为保北职业教育协作区、河北省汽车职业教育集团会员单位,2016年10月加入京津冀职业教育教学协同发展联盟。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一个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项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实现“面向市场、面向就业” 的办学方向,大力开展企业走访,深入研究市场需求与行业趋势,根据需求确定各专业具体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合理安排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进行任务型、模块化教学改革,“双证”书率91.87%,用证书推动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寻找校企合作达到双赢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成立学校、企业、行业领导、教授、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实习基地,选择职业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和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工作;依托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专业技术考核。坚持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使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都有校企合作项目,构建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把学生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放到企业中进行,真正实施“做中学、做中教”。
5.2社会服务。我校始终把服务本地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视为已任,不断探索、丰富和形成职教富民的培训项目和模式。围绕全市的主导产业锅炉制造,举办一期94人次焊接技术培训,依托我市的优势产业箱包制作,推动互联网“+”的大众创业培训,举办两期254人次电子商务技术培训,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积极承担全市两期130人次高低压电工、一期11人次高空作业、三期791人次烟花爆竹生产、两期492人次企业负责人培训;为提升在校生就业竞争力,举办一期共91人次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培训;发挥我校师资优势,主动承担两期人183人次企业员工职业礼仪培训,一期117人次企业员工职业素养与职业规划培训;延伸学历教育服务,为提升企业职工学历层次,举办四期169人次专本科学科知识培训。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政策性经费落实到位,生均拨款1600元/年。2016年投资670万元建设了塑胶运动场;投资120万元完成了对职教中心教室班班通和教师多媒体信息化办公的建设;投资110万元重新装修了职教中心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投资120万元装配了职教中心数控专业实训室;投资45万元装配了职教中心财税一体化实训室。
6.2政策措施。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2016年新招聘师资8人。
7.特色创新
围绕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学会学习的能力三大职业能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一是设置专业系主任制度,课改小组成员和分包专业领导要继续深入课堂,靠前指挥,采取听课、评课、议课、研课引领教师学生适应新课堂。二是教师优质课与公开课活动逐步向常态课堂过渡,每一堂课都要成为精品课,推行开放课堂。三是修订课改方案,研究制定符合学科特点的分学科课改方案或实施细则,探索并逐步将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纳入教师量化。四是实施校内课改标兵及优秀课改班主任评选制度,落实课堂改革班级研讨和学科研讨两项制度。五是围绕课堂教学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学生评价体系,健全并规范教师教案、学生学案的督查制度。六是以“三项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省市技能大赛为主要内容,开展学生专业技能兴趣小组活动,组织校内技能竞赛活动。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一是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精细化、科学化。下一步,我校将重点打造专业建设,围绕市场设专业,根据需要育人才。设立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不断充实实验实训设施。加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二是现有的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画室、练琴室等实验实训场所及校外实习基地,存在布局分散、管理不便、设备陈旧、急需更新换代等情况;有些专业实验实习完全依靠外部支援,在规模和基础条件上不能满足我校日益增多的招生和社会性培训技能的实验实习需要。需加大基本建设力度,建设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实验实训基地,并不断完善内部设施。三是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中高级教师比例有较大提高,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受用人机制的制约,技能型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双师型”教师较少,严重制约人才培养素质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实践能力,逐步探讨由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兼职讲授实践技能课程的机制。四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欠深入和系统化。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立足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建立、完善运行机制,加强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完善课程实施体系。